在故宮保和殿后面,有一塊雕刻著云、龍、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們稱之為“云龍石雕”。這塊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0米,重達250噸(未雕刻前的石料更是重300噸),其個頭在紫禁城所用石料中。
這塊巨石是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紫禁城時,從北京房山大石窩運到紫禁城的。我在地圖上測算了一下,現(xiàn)在從大石窩到故宮的距離約80公里。
那時候沒有機械設(shè)備,這么遠的距離,這么重的石料,人們是怎么搬運的?
一般的石料,比如幾噸、幾十噸的,都可以用車輛運輸。萬歷年間紫禁城維修,同樣從大石窩取石料,明朝史料《兩宮鼎建記》記載:“造十六輪大車(應(yīng)有200輛之多),用騾一千八百頭拽運,計二十二日到京”。
對于那些一兩百噸重的整塊石料,古代還沒有什么車輛可以裝載。古人的工具雖然簡陋,但他們智慧無窮,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也能把巨石運送到目的地。
我沒有找到永樂年間搬運“云龍石雕”石料的直接記載,但從《兩宮鼎建記》一文中可以看到嘉靖年間維修紫禁城時搬運一塊“長三丈、闊一丈、厚三尺”的階級大石(超百噸)的情況。
文中說:“派順天等八府民夫二萬,造旱船拽運?!坷镨徱痪詽埠荡?,資渴飲,計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費,總計銀十一萬兩有奇?!?/p>
結(jié)合其他史料,詳細的運輸過程應(yīng)該如下:
運輸時間選在北方一年中冷的冬至前后,在路面上灑水,使其結(jié)上厚厚一層冰。先在采石地點與裝載地點之間墊一個斜坡,用撬杠、人拽等方式讓石料緩緩移動到旱船上。
所謂“旱船”,就是用木材聯(lián)結(jié)而成的木排。然后用人力和畜力拉拽旱船,在冰面上一寸一寸地滑向紫禁城。拉動過程中,還要用熱水做潤滑劑,灑在冰面上以減少摩擦力。
據(jù)記載,從大石窩到紫禁城,一路上花費浩繁,累死累傷的騾馬不計其數(shù)。28天走完80公里,每天行程僅約2.9公里,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