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地的購置視家族財力而定,有一塊地、二塊地、三塊地之分。一塊地大約3至5畝不等,家族中的祖先和已成家立業(yè)的才能在正位下葬,早夭的兒女均在邊角地掩埋;二塊地10畝8畝不等,包括前地、后地。前地葬祖先,后地葬未結(jié)過婚的、未成年而早夭男女以及侍妾等旁庶人員,一般是前地大、后地?。蝗龎K地的分布與二塊地類似,只是第三塊占的比例極小,稱“起土地”,每年掃墓時添墳之土即來源于此。
報喪
死者如為移民,家人在請茶房的同時,要派人攜供品、黃錢等到土地廟或城隍廟“報廟”,為土地爺、城隍爺燒香、送漿水,俗稱“送財送水”。在人們的意識里,這似乎意謂著給亡故的親人在陰曹上了戶口。土著之家則無此習(xí)俗。
尸體安放停當(dāng),家屬要進行兩方面的報喪儀式,一是在宅院門口貼“門報兒”、“銘旌”,懸掛“楮錢紙”,立“幡桿”;二是由孝子執(zhí)“六子”(報喪帖子)到親友家報喪。門報兒相當(dāng)于告示,長約30厘米,寬約10厘米,白紙黑字,貼于宅院門口。上寫有“恕報不周”或“恕不遍訃”四個大字,右下為“×宅之喪”四個小字。門報書寫極為講究,也有許多“媽媽例兒”。舊時,使用繁體字,喪字本作“▲”,在寫門報時不能寫2個口,后來又對“恕”和“周”兩個字有了限制,即其字中口都以“×”或“△”代替。所有這些禁忌都表示家里走了一“口”人,別再帶走其他人了。
燒七
在死者倒頭后直至出殯前,家人要每日早、午、晚3次焚香燒紙,祭奠,稱之“朝奠、午奠、夕奠”。朔望舉行隆重祭奠,謂之“殷奠”。死者停靈期間,以7日為一期(七),按七頌經(jīng)超度亡靈,并做家祭,焚化紙錢,俗稱“作七”。燒七時,閨女要“送箱子”、“燒包子”。箱子即扎彩,包子是用白紙疊成方形,用剪子剪成連綴不斷的紙串。死者有幾個閨女燒幾個包子,而且每“七”每人都要增加一個。
逢“七”時,大戶人家講究和尚經(jīng)、道士經(jīng)、尼姑經(jīng)、喇嘛經(jīng)、師傅經(jīng)交叉進行,每“七”一道經(jīng),分早、午、晚輪流誦經(jīng)。而每道經(jīng),都按規(guī)定由誰負責(zé)花錢贈送給亡靈。一般頭“七”的經(jīng)是由已出嫁的閨女送,俗稱“姑奶奶送”。以后幾“七”,依次為其子女、親家、友朋等。僧、道的法事,早、午、晚3次都有不同的內(nèi)容。上午一次是在靈前念誦;中午這次實際在下午4點左右才開始,由僧人率死者家人列隊到街上祭奠,為死者送路燒門紙。門紙是一種由茶房負責(zé)疊制的長方形黃紙筒。僧人要在送路途中選擇合適地點分列兩旁誦經(jīng)請亡靈,孝男孝女們要跪地?zé)T紙。燒畢,再列隊沿街走一遭才能返回,俗稱“送路”,送路不能走回頭路,到家后,僧人照例還要立于靈前誦經(jīng)一遍后,由主家招待齋飯。晚上的頌經(jīng),主要是放焰口。
下葬
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挖穴深埋,填土后堆成墳頭,叫“下葬”。穴位由陰陽生按照“五行”、“八卦”、“三元”、“四象”的方位派人刨好墳坑,內(nèi)鋪黃緞子,安放由香斗抱來的福壽果,四角各置一錢,撒五谷雜糧,其中黑豆較多,據(jù)說可以驅(qū)邪。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墳頭上,插3下,撥3下,這樣后輩可升官發(fā)財;另一種是棺材埋地下,上面四周扎葦把,外面隨形培士,叫“浮厝”,這種方式只限于一些客死天津者,為便于以后遷回原籍,所以棺材大都較薄、較輕;材頭探出很短,稱為“行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