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好裝裹后,要請畫師為死者畫像,用以布置靈堂。杠房人抬來“床板兒”,也就是靈床,亦稱“逍遙床”,將死者安置在床板兒上停靈。死者停靈要頭對屋門,并在頭前設(shè)一小供桌,點(diǎn)上燜燈,擺上水果、
五谷、點(diǎn)心(硬皮、小八件兒)等供品。其中一定要給死者供上一碗裝滿飯菜的供品,放一雙筷子,謂之“倒頭飯”。同時燃香,香的兩頭點(diǎn)燃,橫放在香架上,謂之“倒頭香”。此外,在桌前地下放燒紙瓦盆一具,合家舉哀焚紙。并于門外焚燒紙糊的轎子,謂之“燒倒頭轎”,意在讓死者靈魂乘轎上西天。貧窮者可用炊具笊籬代而焚之。
此時,家人要將停尸屋內(nèi)所有的帶玻璃鏡子的物品移置別室或用白布、白紙遮蓋嚴(yán),直至死者下葬后方可揭開。俗傳是防此等物品照映亡人,使其靈魂被攝入,不能順利離家。同時還要在窗戶紙上捅一個洞,意思是讓死者靈魂從這里赴望鄉(xiāng)臺。
還有的人家在死者咽氣后先不哭,說是怕“返尸還魂”。需待一切處理停當(dāng),而且要舉行“叫道”后方可舉喪哀哭。“叫道”是由長子持大馬勺(飯勺)用力頻頻敲擊停靈之屋的屋門上框,邊敲邊喊:“爸爸(或媽媽)西天大道??!走西天大道??!”喊畢,將飯勺用力扔上屋頂。喊時還要腳踏門坎面朝屋外。
選材
也叫“看材”,是為亡者籌備棺材。舊時有專門的材廠,既出售木料,也出售現(xiàn)成棺材。一般都由孝子親自到材廠選材攏制棺木,也稱“迎材(寓“財”)。棺木大都是用13塊圓形柏木組成,故稱為“十三圓”。孝子看好材后,由材廠運(yùn)到事主家,并負(fù)責(zé)制棺,以取在住宅門前叮當(dāng)攏材之響聲,稱為“攏材”“磕材”或“磕響材”。棺材的里部要用“泥子”將縫隙填嚴(yán)實(shí),用毛頭紙、夏布、雙超紙等糊二三層,其效果如同漆好的一樣,不漏水、不透氣。然后再掛上紅綢或紅布里兒;外部用大漆油2~5道,四周還要描上“壽”字圖案的金邊。寫材頭字的臺頭因人而異。清末凡有功名者,起筆用紅漆書“請封”兩字,下面再以白漆寫功名、姓名年齡等。一般人家則無此講究。父亡,起筆寫“先父”或“顯考”、“先考”;母亡,寫“先母”或“顯妣”、“先妣”。后寫“靈位”或“之靈位”。若是父母雙亡,材頭字為雙數(shù),一方先亡,則為單數(shù)。棺木被認(rèn)為是死者在陰間的住宅,所以,人們對此都十分重視,不肯將就。有的人還把棺木看作是壽和財?shù)南笳?,將它喻為壽材,所以在生前就?zhǔn)備好(須在農(nóng)歷閏年準(zhǔn)備),作為吉祥物來為自己增壽,內(nèi)放不倒翁玩具。特別是年過六十花甲以后,每年都請漆作坊的人為棺木重油一遍。漆時,用朱砂打底,大漆罩面。這樣,幾道漆下來,棺木烏黑锃亮,扣拍發(fā)玉石之聲。一般鑒別棺材的好壞,以8寸厚為棺;7寸厚為材;6寸厚為薄材,也稱“狗碰頭”,即有不成材之意,為劣等。?
棺材成殮,即為靈柩。若在棺外再做一,亦稱柩。柩用水紅布里、洋紅縐面制成,面上有銀耳環(huán),柩外前臉也制有材頭字,柩外雇人扎彩,男亡扎五福字,女亡扎蓮花。?
下葬后,一般都要在墳前立一長方形石質(zhì)墓碑,碑文男女有別,若死者為父親則寫“先考×××府君之墓”或“先嚴(yán)×××府君之墓”;若死者為母親則寫“先妣×門×氏太夫人之墓”。墓碑的碑陽書寫格式與銘旌、本主牌相同。碑陽上刻龍紋,中間為“流芳千古”、“名垂千古”等。碑陰寫法不一,有刻“生卒年月日”,亦有刻行述者,即把生平、功德、為人、事跡寫成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