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口貨運中遇到運費到付時,要先與業(yè)務合同查對。
要熟悉整個貨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業(yè)務及技術要求,事先準備好相關單證,避免產生可能出現(xiàn)的滯報金(關稅方面)、滯納金(關稅和承運人方面)和倉儲費用(港口和貨代方面)。
根據(jù)對貨物重或體積對運費的影響,合理考慮貨物的包裝。
除了事先商定的運費之外,與貨代結算時要仔細檢查所有的單證,特別是運單上的體積和重量是否與實際的相符。
對每一票貨產生的費用逐相記錄,并定期加以分析。
國際快遞的特點:
一、快遞環(huán)境的差異性,不同的法律法規(guī)、人文、習俗、語言、科技發(fā)展程度和硬件設施。
二、快遞系統(tǒng)范圍的廣泛性,快遞本身的復雜性,加上國際快遞的特殊性,操作難度較大,面臨風險更多。
三、快遞的信息化要求決定其先進性,對信息的提供、收集與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有國際化信息系統(tǒng)的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運輸(Transportation)的解釋,運輸是指”用設備和工具,將物品從一地點向另一地點運送的物流活動。其中包括集貨、分配、搬運、中轉,裝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運輸是物流系統(tǒng)中主要和基本得要素。在現(xiàn)代物流觀念誕生之前,許多人將運輸?shù)韧谖锪鳎科湓?,主要是由運輸在物流活動中的重要性所致。
運輸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經濟上運輸具有二重性,即是社會生產和生活必要的條件,又是一個物質生產部門。
運輸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它的生產活動是把工農業(yè)產品運到消費地,無論是生產消費還是非生產消費,這都是生產過程的繼續(xù)。
國際貨物運輸是實現(xiàn)進口商品、暫時進口商品、轉運物資、過境物資、郵件、國際捐贈和援助物資、加工裝配所需物料、部件以及退貨等從一國(或地區(qū))向另一國(或地區(qū))運送的物流活動、屬于國際物流范疇。
國際貨物運輸是國際貿易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組織貨物運輸?shù)倪^程中,需要經常同國外發(fā)生直接或間接的廣泛的業(yè)務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僅是經濟上的,也常常會涉及到國際間的政治問題,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涉外活動。因此,國際貨物運輸既是一項經濟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外事活動,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用經濟觀點去辦理各項業(yè)務,而且要有政策觀念,按照我國的對外政策的要求從事國際運輸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