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殯:滿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稱“燒香”,先兒孫后親朋按輩分大小依次燒香磕頭。祭奠后,兒孫及兒媳孫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飯,俗稱“食材(財)飯”。食材飯時,要請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飯,酒斟二巡,飯盛二次量少。隨意食菜,每碗吃一點。主持人要說些吉利話。出殯時,孝子孝孫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繩,持孝杖棍。送葬隊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負(fù)責(zé)丟引路紙。接著是持旌旗的、抱靈牌的、樂隊、祭軸、花圈、送葬的親朋、靈柩、子孫。行至村外交通道口處(城市、集鎮(zhèn)走出街口)“謝孝”,由孝子孝婦等跪向送葬的親朋叩首。謝孝后,孝子才孫扶柩至墳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丟在墳地上,即參加筑墳。墳筑好后,有喝彩、撒糧米習(xí)俗。
紙幡:有喪事的人家,要用燒紙粘貼剪在木杖上,放置靈堂前面,木杖應(yīng)該使用柳樹(木杖上沾上燒紙是什么含義?),門扇上貼一燒紙,代表家中有人去世(應(yīng)該是男的逝世貼燒紙,女的貼白紙)。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門,所有外事活動都必須停止。(對于這些,問了很多人,他們也都不懂,歡迎懂的人指正)
靈堂:靈堂是為逝世的人搭建的臨時住宅,臨時供后人或者晚輩參拜供養(yǎng)。生活水平提高后,在城市遺體一般不在放在家中,(農(nóng)村還是大多放在家中的。)在一方桌前放一遺像即可,遺像前樹一靈位,用白字折疊,上寫某某什么什么多少歲而卒等等。桌子必須用方桌,然后擺上四樣,這四樣是“魚”“肉”“雞蛋”“面條”,還要有水果,但是水果中不能有桃子(四樣菜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桃子不能上桌?)。前面是香一爐,長明燈一盞(燈要用一碟子自制,先找一碟子,里面倒上花生油,然后用棉花搓一細(xì)長燈芯,點燃,棉花燈芯要夠燃燒三天),香和長明燈在點燃那時起,就不能滅,只有遺體挪出去或者把靈位帶走的時候才能滅,不能用人滅,自燃自滅。桌子前放一罐,叫聚寶盆(還有個比較粗俗的名字,叫老盆),所有燒的“錢”都放在這個罐中,在出殯的時候打碎,詳細(xì)時間是在“舉重”抬起棺材的瞬間摔碎。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輕孝,重孝就是直屬子女,兒子,女兒,孫子等,重孝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為白上衣帶白褲子、白鞋,孫子、兒子如果未結(jié)婚,只需要纏頭就可以了,如果結(jié)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輕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纏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