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起源說
在碑使中有關(guān)于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dāng)唐明皇游月殿時(shí),在階前出現(xiàn)一只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dú)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tài)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這一現(xiàn)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shí)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后,獅舞便流入民間。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有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可見唐代已有獅子舞。
南北朝時(shí),民間也流行獅舞子。
到了唐朝,獅舞子已發(fā)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獅舞子”。當(dāng)時(shí)的獅舞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guī)模小得多。唐代以后,獅舞子在民間廣為流傳。
中國民間舞蹈形式之一。獅子有“百獸”之譽(yù),它雄偉、威武,人們視為瑞獸而受 到崇拜。每逢喜慶佳節(jié),舞獅是與舞龍相對應(yīng)的娛樂活動,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在各地流 傳亦極廣泛,俗稱“耍獅”。
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