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起源說
獅舞作為表演藝術(shù),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制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獅舞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后因魏帝喜愛獅舞,命令仿制,務(wù)實得以流傳后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dǎo)其前”的話。
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jié)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jīng)以招來游人。
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jié)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獅舞子的盛況。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lǐng)。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相傳“采青”原來是有“反清復(fù)明”之意,現(xiàn)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征?!盖唷褂玫氖巧恕0焉思袄?紅包)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shù)回,表現(xiàn)猶豫,然后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獅舞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 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 或者過梅花椿(經(jīng)過高低不一長木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