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dragon dance)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shù)氐凝埻鯊R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扎成圓龍狀,節(jié)節(jié)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shù)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游走飛動。舞龍活動在鞭炮聲中正式開始,行進中的巨龍或盤旋、或翻滾。 [3] 舞龍是個大節(jié)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nèi)。 燈節(jié)雖始于漢初,盛于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xiàn)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大概由于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無窮,而海洋主水,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nóng)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為天,谷物是維持生命的根本,間接也就操縱了人類的生命。按這意義敷衍,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龍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xiàn)在慶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為奇了。
舞龍運動是指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手持龍具,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的游戲,穿,騰,躍,翻,滾,戲,纏,組圖造型等動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等內(nèi)容的一項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國家,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jié)慶、賀喜、祝福、驅(qū)邪、祭神、廟會等期間,都有舞“龍”的習俗。這是因為,“龍”是中國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龍是海中神物,在古代被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shù)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舞龍,在民俗上與龍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只是地方不同,風俗有所不同,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因地域幅員遼闊,民間民俗文化的多樣性的特點。
綜觀各地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毛龍(貴州石阡)、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jié)數(shù)一般為7節(jié),9節(jié)和13節(jié)。從久遠的年代起,舞龍活動經(jīng)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
民間的舞龍活動通常在露天廣場或舞臺上進行,而競賽活動則是在邊長為20m的正方形平整場地上進行,要求地面平整、清潔,場地邊線寬5cm,邊線內(nèi)沿以內(nèi)為比賽場地,邊線外至少有1m寬的無障礙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