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起源說
有關(guān)舞獅子的文字記載,早見于《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xù)向漢朝進貢,否則便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漢章帝先后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后來金毛雄獅狂性發(fā)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就將獅皮剝下,由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后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隨著時間的遷移,舞獅的發(fā)展變得更豐富更多樣。在宋代的百戲中,有孩兒扮獅戲球舞,還有獅豹合舞。清代的舞獅更別具特色,加北京"走會"圖中的舞獅,表現(xiàn)出一對大獅子,各帶一只小獅子,旁邊有兩個獅子郎在逗引獅子。大獅子的形象顯得威猛,很有情趣。在我國民間,上元節(jié)舞獅子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盛事,每到農(nóng)歷正月十五前后,我國的許多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都要表演舞獅子。
我國流行的舞獅,有文獅、武獅之分。"文獅"動作細膩詼諧,主要表現(xiàn)獅子的活潑及嬉戲神態(tài),如掄球、戲球、舔毛、搔癢、打滾、洗耳、打瞌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獅"則重技巧和武功的運用,如騰、閃、躍、撲、登高、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表現(xiàn)獅子的威武性格。
相傳“采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現(xiàn)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征?!盖唷褂玫氖巧?。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shù)回,表現(xiàn)猶豫,然后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獅舞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 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 或者過梅花椿(經(jīng)過高低不一長木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