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獅舞是中華各族民間舞蹈之一, 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民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獅舞是中國的民族傳統(tǒng)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舞獅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獅舞在舊時稱"太平樂",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時更得到廣泛的發(fā)展。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jié)、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jié)目。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魏起源說
獅舞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制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獅舞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后因魏帝喜愛獅舞,命令仿制,務實得以流傳后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中國民間舞蹈形式之一。獅子有“百獸”之譽,它雄偉、威武,人們視為瑞獸而受 到崇拜。每逢喜慶佳節(jié),舞獅是與舞龍相對應的娛樂活動,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在各地流 傳亦極廣泛,俗稱“耍獅”。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