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五金零部件的表面處理可分為:氧化本色、表面拋光加工、電鍍、等
精密五金零部件表面處理加工:
1、氧化本色:氧化表面這種工藝是表現在某些產品客戶要求表面很光亮及使用時間更長時產品不容易氧化發(fā)霉及發(fā)黑所采用的工藝,氧化后顏色與原材料素材一樣,只是會比較光亮及好看些。
2、表面拋光加工:表面拋光加工一般在裝飾件比較常見常用的,通過對精密五金零部件產品進行表面去毛邊毛刺處理,比如:我們生產一款精密五金鐵車件,有部分邊角是很鋒利的,我們就要通過表面拋光處理將邊角的鋒利部分拋成光滑面部,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才不會對組裝人員造成傷害。
3、電鍍:精密五金零部件表面處理中為普遍的一種加工工藝,通過現在的工藝技術對精密五金零部件的表面進行電鍍,保證產品的長時間使用下不發(fā)氧化發(fā)霉與生繡,電鍍加工的產品常見的有:車床件,螺母螺絲,小飾品,沖壓件等。
精密五金零部件加工的定義以下:
1、對于機床機械加工來說,產品加工的精度是指加工后的設計理論與實際值的允許公差范圍。
2、測量精度是真實值與測量值的接近程度。包含準確度和精密度兩個方面。
3、粗糙度為Ra0.3~0·03μm,精度為3~0.3 μm的叫精密加工。
4、目前應用為廣泛的高精密機床加工的工藝有研、磨、拋、車等工藝。
5、產品中表面光潔度0.8,如果是Ra值可以算是精密加工了,如果是Rz值,那是超高精密加工了。
6、機床加工中,公差表示了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反映了其加工難易程度。
機械零件加工時,不僅要按各種規(guī)格進行操作,還要考慮到生產加工的具體情況;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相應的調整。精度的提高代表了產品成本的增加。在提高精度時,應根據加工廠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生產加工方案,以保證以較少的資金投入就能大幅度提高精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發(fā)展,我國機械加工行業(yè)引進了許多優(yōu)良的技術和生產設備。公司還可以通過減少生產加工誤差,合理提高機械質量來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選擇精基準的準則:
1.基線重合準則:處理后的曲面設計數據應盡可能選擇準確的數據,防止數據錯位造成定位誤差。
2.一致的基準準則:為保證零件加工表面之間的相對定位精度,工件上盡可能多的表面應盡可能使用同一組精細基準進行加工。
3.工件加工面彼此基準準則:兩個加工面的重復加工方法可以作為相互參照。
4.自為基準準則:有些表面精加工工藝要求加工公差小而均勻,常以加工表面本身作為精度基準。
上面提到的選擇優(yōu)良基準的四個標準有時不可能同時滿足,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