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jié)奏快,人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難免有身心疲憊的時候。于是有了各種舒緩壓力的方法,泡吧、蹦迪、卡拉OK……其實這些活動與其說是舒緩不如說是發(fā)泄,把心中積壓的各種情緒發(fā)泄出來,筋疲力盡之后睡一覺,第二天醒來又開始與往常一樣的生活。仔細想想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品茶喝茶則是一種治標治本的方式。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笔彝馄凡?,是以大自然的美景為品,追求的是野幽情溢、林泉逸趣。這種環(huán)境下,更容易展開人與自然,精神上的溝通,洗凈塵心,達到精神上的升華。
種茶、飲茶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guī)范,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并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詩人的四百余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
好茶可遇不可求。當年很多人向趙州和尚問法,趙州都答三個字:“吃茶去?!辈幌脒@三個字,竟成了禪門中的“三字禪”公案。趙州請大家喝的必定不是什么貢茶絕品,不過是稀松平常的山野粗茶。品茶的境界不在乎味道,在乎品者能否放下諸般執(zhí)著,回歸平淡。這是茶的境界,也是禪的超脫。因而,茶更可以悟,悟的是繁雜背后的簡約,紛紜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