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體檢關于肝炎解釋
第七條 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7.1 條文解釋
肝臟和人體其他部位一樣,也可以因為各種原因而有炎癥、腫大、疼痛及肝細胞壞死,表現在肝臟生化檢查上就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顯著升高。引起肝炎的病因很多,臨床上常見的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通常所說的肝炎一般即是指病毒性肝炎),此外還有酒精性肝炎、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遺傳代謝性肝病等多種類型。肝炎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病毒性肝炎已被列為法定乙類傳染病,后期有可能發(fā)展成為肝硬化,因此,各種類型的現癥肝炎患者,無論是急性或慢性,一經診斷,均作不合格結論。
公務員體檢肺結核標準
4.1.2 結核病臨床標準 《標準》中所列的各種結核病,包括現癥患者及經但還未達到臨床標準者,均作不合格結論。另外,對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標準》未作出明確說明,是因為此型肺結核病變廣泛,后病變完全吸收者視為臨床,病變融合者按繼發(fā)性肺結核標準處理。
按照本條款規(guī)定,結核病必須達到臨床并穩(wěn)定1~2年方可作合格結論。具體判定標準如下:
【肺結核臨床】
經規(guī)范療程(初治6個月,復治8~12個月,耐藥及耐多藥病例18~24個月)的抗結核,停藥后病變全部吸收或無活動性(病灶穩(wěn)定),經過1年的觀察隨訪,無學復發(fā)和病灶活動(痰抗酸菌涂片每月3次、連續(xù)6個月均陰性或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陰性),可以作出臨床的診斷及合格的結論。
【肺外結核臨床】
經規(guī)范療程的抗結核,停藥后病變全部吸收或無活動性(病灶穩(wěn)定),分泌物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陰性,經過2年的觀察隨訪,無學復發(fā)和病灶活動,可以作出臨床的診斷及合格的結論。
公務員體檢中粒細胞偏高能通過嗎?
3.1.3 白細胞疾病 包括各類白細胞減少和增多性疾病。
1)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減少癥是指外周血中白細胞計數<3.5×109/L,其中以中性粒細胞減少占絕大多數。當中性粒細胞總數<0.5×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兩者的病因大致相同。常見的病因有(抗腫瘤、免疫抑制藥、、抗甲狀腺、抗心律失常藥、抗組織胺藥及藥等)反應、放射性和化學物質損傷、免疫介導的骨髓損傷、骨髓被異常細胞浸潤(如腫瘤細胞)、某些和病毒感染、粒細胞成熟障礙(如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者)等。此外,在血池中分布異常、需求增加、消耗破壞加速也可引起此癥。
由于大多數病因是后天因素,在病因未消除、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數未恢復到正常并持續(xù)穩(wěn)定前,作不合格結論。
2)中性粒細胞增多癥: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計數高于參考值上限,其病因主要有急性感染、組織壞死、嚴重、中毒、反應、骨髓增殖性疾?。粤<毎籽?、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某些惡性腫瘤等;也可因生理性原因如妊娠、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發(fā)生。本病是否合格需視病因情況而定,對于可能為輕度炎癥、運動或情緒因素所致,白細胞輕度升高且復檢能恢復正常者,可作合格結論。
低血壓會影響公務員錄用體檢嗎?
2.1.2 低血壓
通常指的是慢性低血壓,分為體質性、體位性、繼發(fā)性低血壓3類。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過于瘦弱有關;體位性低血壓是指受檢者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中出現血壓突然下降并伴有明顯癥狀;繼發(fā)性低血壓是由某些疾病或引起的低血壓狀態(tài)。低血壓狀態(tài)可導致血液循環(huán)緩慢,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尤其影響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長期如此將使人體功能大大下降,嚴重時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因此,體檢中發(fā)現低血壓,作不合格結論。
2.2.2 低血壓 一般認為成人右上肢血壓低于90/60 mm Hg時屬于低血壓。
1)病史詢問要點:注意詢問有無相關癥狀,如經常精神疲憊、心慌、乏力、頭暈、暈厥、黑朦(眼前發(fā)黑),尤其是午飯后嗜睡、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對血壓偏低而無上述癥狀者,還應詢問對較強體力勞動和運動的耐力情況。
2)查體要點:測量時發(fā)現血壓偏低時,應加測對側上臂血壓。雙側收縮壓相差10 mm Hg以內,視為正常血壓差異,記錄高的一側血壓數值,并以此作結論;若雙側收縮壓相差大于10 mm Hg,應警惕大動脈炎等疾病,須另做有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3)輔助檢查要點:作為體檢,一般不需輔助檢查即可作出血壓是否合格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