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信用證:雙方互為進口方和出口方,互為對開信用證的申請人和受益人。為實現(xiàn)雙方貨款之間的平衡,采用互相開立信用證的辦法,把出口和進口聯(lián)系起來。張信用證的受益人就是第二張信用證(也稱回頭證)的開證申請人;張信用證的開證申請人就是回頭證的受益人。張信用證的通知行,常常就是回頭證的開證行,兩證的金額約略相等。
加強制單水平,按照信用證要求制單,出口時,切記保證單證一致。 檢查信用證的付款保證是否有效,是否可撤銷,信用證是否生效,信用證密押等;檢查信用證的付款時間是否與有關(guān)合同規(guī)定相一致;檢查信用證的通知方式是否、可靠;檢查信用證規(guī)定的文件能否提供或及時提供。
對于信用證中的“軟條款”。 出口商能辦到的要盡早處理,不能辦到的,務(wù)必要通知開證申請人及時修改。對于自己無法把握的可能性,而且不能承受該結(jié)果的,斷然拒絕,絕不能糾結(jié)。警惕“軟條款陷阱”。
詐騙 進口商將過期失效的信用證刻意涂改,變更原證的金額,裝船期和受益人名稱,并直接郵寄或面交受益人,以騙取出口貨物,或誘使出口方向其開立信用證,騙取銀行融資。例如:江蘇某外貿(mào)公司曾收到一份由香港客商面交的信開信用證,金額為318萬美元,當?shù)刂行袑徍撕?,發(fā)覺該證金額、裝船期及受益人名稱均有明顯涂改痕跡,于是提醒受益人注意,并立即向開證行查詢,后查明此證是經(jīng)客商涂改后,交給外貿(mào)公司,企圖以此要求我方銀行向其開出630萬美元的信用證,以便在國外招搖撞騙。事實上,這是一份早已過期失效的舊信用證。幸虧我方銀行警惕性高,才及時制止了這一起巨額信用證詐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