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nèi),大多普通民眾都是談“死”色變,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家屬往往想要讓患者撐著活下去,哪怕是身體插滿化療管子,哪怕是昏迷著靠呼吸機(jī)活著,只要心跳還在就好。甚至很多時候,患者說想要放棄不的時候,家屬無視了患者的需求而拼命搶救他。
3.盡心陪伴,給患者心理上的安撫:
臨終期的患者,不但對生命有渴望,還對死亡有恐懼,他們心靈身體飽受折磨。這段時間,親人陪伴在他們身邊會很大程度的消除他們的孤寂感,傾聽他們的不安,滿足他們后的心愿,是后的一段陪伴留下美好的回憶。
這還算不上殘忍。在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待遇”:一是過度。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后一息仍在接受創(chuàng)傷性的。另一個極端是不足,也就是說,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適直到死亡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解脫。
在生命的后階段,甚至在死前三個月之久,不少病人與別人的交流減少了,心靈深處的活動增多了。不要以為這是拒絕親人的關(guān)愛,這是瀕死的人的一種需要:離開外在世界,與心靈對話。
一項對100個晚期癌癥病人的調(diào)查顯示:死前一周,有56%的病人是清醒的,44%嗜睡,但沒有一個處于無法交流的昏迷狀態(tài)。但當(dāng)進(jìn)入死前后6小時,清醒者僅占8%,42%處于嗜睡狀態(tài),一般人昏迷。所以,家屬應(yīng)抓緊與病人交流的合適時刻,不要等到后而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