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文化的本質及特征
就其本質而言,殯葬文化就是人們在觀念形態(tài)、操作形態(tài)和實物形態(tài)中所表現(xiàn)的一整套價值認知系統(tǒng)。
其一、觀念形態(tài)。即人們知識、規(guī)范、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它作為所謂傳統(tǒng)儲存在人們的頭腦里,沉積在人們的下意識,成為人們日常行為的標準。在殯葬觀念方面,人們受儒、道、佛三家的影響極深,其中又以儒家尤甚。儒家殯葬文化的宗旨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并將治喪視為孝子履行孝道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人們極少直言死,多稱仙去、歸去、作古、功德圓滿之類,這些詞在挽聯(lián)中使用頻率。他們留下了道教和佛家的痕跡,反映了人們對死亡的看法。
其二、操作形態(tài)(或活動形態(tài))。即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慶典、工作學習、日常交往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方式、態(tài)度、程序等。它們是觀念在行為中的定型,是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殯葬文化就其操作形態(tài)而言,形式多樣。祭奠用白色(如祭幛、喪服);民間對先人靈柩、牌位或遺像瞌頭,或親月街坊繞靈三周以示告別;追悼會(舊稱辭靈儀式),類似于在給死者出遠門送行,辦一個歡送會;治喪期間大放,意在熱鬧,并沖淡壓抑和恐怖氣氛;出殯時摔碗,是示意打發(fā)逝者出門,以免其再來糾纏死者,或說是送一個碗給死者到陰間去吃飯等。在古代,孝子居喪三年(實為二十五個月),期間不得從吉,即不得過正常人的生活,如婚嫁,出外做官、經商、娛樂活動等,意在推行孝道,強化兩代人之間的聯(lián)系。
其三、實物形態(tài)。即人們根據一定的觀念和一定的操作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實物。透過這些實物,我們可以看到其文化特征。殯葬文化就其實物形態(tài)而言,具有明顯特征。在傳統(tǒng)的土葬中所用的棺材,民間稱之為壽器。壽者,長久也。民間多將棺材的內部和外部的兩頭漆成大紅色,以示吉利。與此同進,還有壽衣、壽褲、壽鞋、覆面巾、紅錢、杠、孝服、白紙花、黑臂紗等。墓地稱陰宅,墓穴則稱千年屋。古代人要求死后有一塊墓地,否則被認為是死無葬身之地,并認為這將影響到來世輪輪回,因而此話也經常用作了人們之間的詛咒?,F(xiàn)代殯葬服務則有殯車、冷藏棺(柜)、火化爐、電腦、鮮花等殯葬用物。
以上三種價值形態(tài)構成了人們對殯葬活動的價值認知系統(tǒng),也反映了殯葬作為一種民俗活動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在四大民俗活動(婚、喪、節(jié)、壽)中,殯葬所包藏的文化內涵較深厚,對人的心靈震撼較深刻,因而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也較為深遠。殯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對生命、人生的理解所設計的,也是辦給生者看的,一場殯葬是否合格也是由生者來評判的,它是較終目的仍是生者。因而,殯葬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生存文化,其中隱藏或寄托了對人生的歸宿,生命的價值的理解,對永生的追求,對現(xiàn)存社會的反映等。
殯葬是人類自然的淘汰,是對死者遺體進行處理的文明形式,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文化傳統(tǒng)的組成部分。殯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詞,現(xiàn)在殯葬指的是處理死者的遺體的方法和對死者的哀悼的形式。包括發(fā)訃告、向遺體告別、開追悼會、致悼詞、送花圈、挽聯(lián)、出殯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喪葬事項。
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后,超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下葬了,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超后的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由于各個民族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不同等原因,漢族主要是實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超終歸宿,所以墓地的選擇是埋葬死者的頭等大事。墓地要選在地勢寬廣,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氣凝結的吉穴,從而可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孫。
民間在喪期祭奠活動中,雖然儀式很多,但到了現(xiàn)在喪期已是簡單了許多,主要有設靈堂、客祭、做七等等。有些喪事簡辦的,同時也免掉了喪期中的祭奠活動。
設靈堂:人氣絕身亡后,喪家便在自家設靈堂,以便祭奠民間相信靈魂不死,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脫肉體的束縛,因此,必須讓靈魂有一個安頓之處,久而久之,演變成現(xiàn)在的靈堂作為一種臨時的對諸祭奠的場所。
客祭:在設靈堂之后到出殯之前,逝者生前的族戚好友會前來吊喪,過去稱為開吊現(xiàn)在則稱為客祭。為了方便接待,也可以在該期間內選定一兩日為客祭日期,告知親朋好友前來吊祭,按舊禮,親朋好友吊喪須行三跪九叩之禮,但現(xiàn)在的做法比較簡單,一般是親朋好友先點上三支香,然后向遺像行三鞠躬禮,喪家則在一旁鞠躬行四禮。
做七儀式: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一般都在終七以后入葬,人們認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升天,靈魂一般并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后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超好是在七七期,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后,亡靈托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注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許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也認為超度超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
以前我們對殯葬服務一直有個印象,主要是為逝者服務。所以,如果家屬之前沒有去世,那么一定不能讓殯葬服務人員進入家中。否則家人會受到死亡威脅。這種讓殯葬服務人員進入家中的行為,就像是把死亡引入家中。所以普通人為了避免不孝的指責,寧愿等到家人去世后再讓殯儀服務人員進家門,也不愿讓家人在彌留之際看到殯儀服務人員。
然而,這種做法對瀕臨死亡的家庭是好是壞呢?其實是值得反思的。因為,在殯儀服務開始由外人辦理之前,我們的殯儀服務基本都是由家屬辦理的。在家屬辦理的年代,臨終關懷是整個殯葬服務的一部分。因此,在傳統(tǒng)的喪葬禮俗中,我們發(fā)現(xiàn)死亡是喪葬禮俗的一部分。因此,殯葬服務離不開臨終關懷。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殯葬服務逐漸脫離家庭的控制,使得殯葬服務于喪、葬、葬、祭的死亡處理。臨終關懷不再是殯葬服務的一部分。我們的社會之所以演變成這樣,是因為臨終關懷被認為是家庭私事,不適合作為外人的殯葬服務人員介入。一方面來自于社會對死亡的禁忌,認為殯葬服務人員的進入會將死亡帶入家中。因此臨終關懷不僅在殯葬服務中被忽視,而且被認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給先人下葬前,墓穴內,不可留有任何活人腳印、手印、身影等。如果不小心留下了活人的手印、腳印,應馬上用紙錢將印記抹平后,再行下葬。更要注意的是,活人的身影不可映在墓穴中和棺木上,以免氣場沖撞,死人壓活人,導致犯呼不斷。
下葬時,若有孕婦、產婦、生肖犯沖者必須回避。這點在先人的葬禮時同樣需要禁忌。犯沖主要以本命沖和六沖為主。
本命沖,就是和先人相同生肖的活人在先人穿衣、入殮、開光和下葬時都必須轉身回避;六沖,子午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丑未沖,寅申沖。
給先人下葬后,所有人回家時,均不可回頭。以免看見不該看見的東西,尤其是那些身體虛弱及具備靈異體質的后人,禁忌回頭觀望。
先人下葬后,所有人回家進門前,務必洗手、照鏡、洗澡除穢。洗手之后,一定要照照鏡子,這樣喪氣、晦氣、煞氣等就不會干擾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