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獅子為了采青,不吝含辛茹苦,排除萬難,當采得青時,笑容可掬。 怒-獅子遇到物體阻擋或外物打擾,便會憤恨,舞獅者須領會表達。 哀-獅子遇到困難,未能解決,便會暴露哀傷,怎么表達,全賴舞獅者。 樂-獅子在樁上自在跳動,落腳抓水盡顯快快樂樂神態(tài)。 動-獅子好動,喜歡跳動,舞獅者在樁上跳動,更能表現(xiàn)其動態(tài)。 靜-獅子通過含辛茹苦,困難重重,身心感到疲倦,便須靜下來歇息。 驚-獅子遇到風險,便會發(fā)生驚怕的動作,舞獅者便須要將其驚怕動作表達給觀眾。 疑-獅子多疑,對身邊每相同新的事物,皆發(fā)生懷疑,故舞獅者有必要做出疑慮神態(tài)。
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制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后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制,務實得以流傳后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在近代,龍獅運動隨著華人的遷移而傳播到世界各地,近十年來,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已將舞龍、舞獅運動發(fā)展成為一項體育競賽活動,國際性的龍獅比賽也逐年增多,現(xiàn)代的舞龍舞獅,已由一般的表演活動,發(fā)展成為一項集娛樂、喜慶、競技和健身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并開始走上了規(guī)范化、科學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fā)展軌道。
現(xiàn)代竟技舞獅源起于80年代,由獅頭、獅尾組成的單獅,在長10-14米,不超逾3米,不低逾0.8米的樁陣上,運用各種步形步法,通過騰、挪、閃、撲、回旋、飛躍等高難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tài),來表現(xiàn)獅子的威猛與剛勁。在表演過程中,其舒緩婉轉(zhuǎn)之處,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稱絕;其飛騰、跳躍之時,讓人膽顫心驚而又昂然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