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獅子為了采青,不吝含辛茹苦,排除萬難,當采得青時,笑容可掬。 怒-獅子遇到物體阻擋或外物打擾,便會憤恨,舞獅者須領(lǐng)會表達。 哀-獅子遇到困難,未能解決,便會暴露哀傷,怎么表達,全賴舞獅者。 樂-獅子在樁上自在跳動,落腳抓水盡顯快快樂樂神態(tài)。 動-獅子好動,喜歡跳動,舞獅者在樁上跳動,更能表現(xiàn)其動態(tài)。 靜-獅子通過含辛茹苦,困難重重,身心感到疲倦,便須靜下來歇息。 驚-獅子遇到風險,便會發(fā)生驚怕的動作,舞獅者便須要將其驚怕動作表達給觀眾。 疑-獅子多疑,對身邊每相同新的事物,皆發(fā)生懷疑,故舞獅者有必要做出疑慮神態(tài)。
舞獅作為表演藝術(shù),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制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后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制,務實得以流傳后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qū)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樣如意,事事平安。簇的藝術(shù)品,加入了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各種神態(tài),舞動起來,就變成一頭活生生的獅子,幾個大獅子歡騰跳躍,輾轉(zhuǎn)騰挪,為節(jié)日平添了許多喜慶和熱鬧。
舞龍舞獅在中國,原是一種以自發(fā)性、娛樂性、隨意性為特點的民間傳統(tǒng)文體活動。經(jīng)過兩千余年的發(fā)展,其形式、種類繁多,風格、流派異彩紛呈。舞獅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北獅動作輕巧,以跳躍、翻騰為主,流行於華北中原和中南、華東部分地區(qū);南獅則動作大而威猛,鼓樂雄壯,聞之令人振奮,盛行於廣東、廣西、港澳臺、新加坡等地。舞龍有火龍、草龍、布龍、紙龍、段龍、筐龍、燈龍等近百種。在傳統(tǒng)習慣中,人們把龍當作吉祥的化身,每逢喜慶節(jié)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在舊社會,有的地方久旱不雨,還有舞龍求雨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