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獅子為了采青,不吝含辛茹苦,排除萬難,當采得青時,笑容可掬。 怒-獅子遇到物體阻擋或外物打擾,便會憤恨,舞獅者須領會表達。 哀-獅子遇到困難,未能解決,便會暴露哀傷,怎么表達,全賴舞獅者。 樂-獅子在樁上自在跳動,落腳抓水盡顯快快樂樂神態(tài)。 動-獅子好動,喜歡跳動,舞獅者在樁上跳動,更能表現(xiàn)其動態(tài)。 靜-獅子通過含辛茹苦,困難重重,身心感到疲倦,便須靜下來歇息。 驚-獅子遇到風險,便會發(fā)生驚怕的動作,舞獅者便須要將其驚怕動作表達給觀眾。 疑-獅子多疑,對身邊每相同新的事物,皆發(fā)生懷疑,故舞獅者有必要做出疑慮神態(tài)。
此人在向六合敬酒(灑酒)以后,向東南方肅敬三鞠躬禮,這時,鞭炮齊鳴,鼓樂聲四起,大頭佛舞跳在獅子周圍,用柚子葉或黃皮葉(民間以為這些葉能夠祛除邪氣)為新獅清掃全身。據(jù)說這是給新獅以吉利之氣、播福之力,即是說給新獅以生命之源,然后,再把這些葉插在它的角旁,并用絲帶為它的角裝修一番,叫做"簪花掛紅"。
龍乃中國四靈之首,(龍、鳳、麒麟、龜乃中國四靈)中國人對之敬而且畏。在我們的心目中,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濤駭浪的破壞者;它的力量,就連兇猛的野獸也不能匹敵。龍既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國沿海一帶,漁民皆立廟祭祀,以求風調(diào)雨順,而龍在沿海一帶的神話亦特別多。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qū)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樣如意,事事平安。簇的藝術(shù)品,加入了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各種神態(tài),舞動起來,就變成一頭活生生的獅子,幾個大獅子歡騰跳躍,輾轉(zhuǎn)騰挪,為節(jié)日平添了許多喜慶和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