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子,是我國的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在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dāng)時舞獅的情景. 而且,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fēng)格。
舞獅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北獅動作輕盈,以跳動、翻騰為主,盛行於華北華夏和中南、華東部分地區(qū);南獅則動作大而威猛,鼓樂雄壯,聞之令人振奮,盛行於廣東、廣西、港澳臺、新加坡等地。舞龍有火龍、草龍、布龍、紙龍、段龍、筐龍、燈龍等近百種。
到了唐朝,獅子舞已發(fā)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獅子舞”。當(dāng)時的獅子舞,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guī)模小得多。唐代以后,獅子舞在民間廣為流傳。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jié)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jīng)以招來游人。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jié)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獅子舞的盛況。
喜-獅子為了采青,不吝含辛茹苦,排除萬難,當(dāng)采得青時,笑容可掬。 怒-獅子遇到物體阻擋或外物打擾,便會憤恨,舞獅者須領(lǐng)會表達(dá)。 哀-獅子遇到困難,未能解決,便會暴露哀傷,怎么表達(dá),全賴舞獅者。 樂-獅子在樁上自在跳動,落腳抓水盡顯快快樂樂神態(tài)。 動-獅子好動,喜歡跳動,舞獅者在樁上跳動,更能表現(xiàn)其動態(tài)。 靜-獅子通過含辛茹苦,困難重重,身心感到疲倦,便須靜下來歇息。 驚-獅子遇到風(fēng)險,便會發(fā)生驚怕的動作,舞獅者便須要將其驚怕動作表達(dá)給觀眾。 疑-獅子多疑,對身邊每相同新的事物,皆發(fā)生懷疑,故舞獅者有必要做出疑慮神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