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熱帶的水域、溫帶的水域、淺水區(qū)、約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區(qū)都有它們的影蹤。水母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了,它們的出現(xiàn)甚至比恐龍還早。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過250余種的水母,它們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水母型通常是單體、營漂浮或游泳生活,極少數(shù)種是群體,有的群體可營固著生活。水母型身體呈鈴形或倒置的碗形,或傘形,向外凸出的一面稱外傘面(exumbrella)或上傘面,凹入的一面稱下傘面(subumbrella),下傘面的中央有一下垂的管稱垂唇(manubrium),垂唇的游離端為口,傘的邊緣有一圈觸手,鉤手水母下傘的邊緣向內(nèi)伸出一圈窄的膜狀結(jié)構(gòu),稱為緣膜(velum),緣膜是水螅綱水母的特征。在缽水母類的水母均無緣膜。
缽水母綱的水母體體型較大,傘緣直徑一般在2-40厘米之間,個別大的種直徑可達1-2米,例如一種霞水母。傘呈圓盤形,如海月水母,或呈錐形、半圓形、蝶形等因種而異。由于體內(nèi)的生殖腺或其他胃囊等結(jié)構(gòu)具有色澤,而使身體在透明中出現(xiàn)局部的粉紅色、桔紅色等。
在觸手囊上還有外胚層形成的小眼,原始的小眼僅是表皮細胞內(nèi)陷形成的一個小窩,其中分布有色素及感覺細胞,復雜的小眼有網(wǎng)膜狀的感覺細胞及晶體,如立方水母類,對光線表現(xiàn)出正趨性。此外,在觸手囊上、下傘面有一個表皮內(nèi)陷形成的外,內(nèi)感覺窩(sensorypit),是其化學感受器。缽水母類的觸手囊具有敏銳的感覺能力,例如它能感受到比聲波還微弱得多的次聲波。有時風平浪靜的海面會見到水母類的聚集或成群游動,有經(jīng)驗的漁民及海員會意識到幾小時之后,海面將會有風暴的來臨,這是由于空氣中的氣流及海浪的磨擦所產(chǎn)生的一種人不能查覺的次聲波,而水母類能感受,并提前開始了迎戰(zhàn)風暴的準備。因此人們把某些缽水母類看做是一種有效地預測風暴的指示生物了。仿生學家也利用了它的觸手囊結(jié)構(gòu),成功的制成了風暴預測器,能提前十幾個小時成功的預報風暴的來臨、方向、級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