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背書人通過網上銀行把電子票據背書轉讓出去了,但是對方沒有可以簽收的電子票據信息。
原因:
一是,背書人在背書時,被背書人的開戶行應該是“XXX分行營業(yè)部”的,卻選擇了“XXX分行”。要知道“XXX分行”是沒有組織機構代碼號的,只有大額支付系統行號,因為通常來說,分行級的組織機構代碼證號都分配給了XXX分行營業(yè)部,所以電子票據信息通過人行系統平臺退回了原背書人的開戶行。
二是,被背書人的開戶行只有組織機構代碼號,但是沒有大額支付系統12位的行號,而網點只有同時具備組織機構代碼號與12位大額支付系統行號才可以辦理電子票據業(yè)務,不論是開票還是收票。
解決方案:
如果是原因一,背書人重新背書,選擇正確的被背書人開戶行即可。若是原因二,被背書人只要在組織機構代碼號、大額支付系統12位行號都齊全的網點重新開立賬戶并開通網銀、電子票據功能就能解決。
地查詢
實地查詢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綜合考慮查詢成本后,由具備審驗票據資格的實查人員外出進行查詢
攜票外出實地查詢時,必須由實查人員雙人同行,業(yè)務申請人應隨同前行,如業(yè)務申請人不能前行查詢的,應出具銀行人員持票進行查詢的《委托持票實地查詢授權書》
外出實地查詢時,實查人員應攜帶填寫完備并加蓋結算專用章的《銀行承兌匯票查詢查復書》、單位介紹信及身份證(工作證)等材料,業(yè)務申請人隨同前行的,由其攜帶承兌匯票原件;業(yè)務申請人不能隨同前行的,應將承兌匯票原件裝入信封,封口處由業(yè)務申請人和兩名實查人員共同簽字,行內留存業(yè)務申請人已背書的承兌匯票復印件
到承兌行進行實地查詢,應堅持“柜臺進柜臺出”的原則,整個查詢過程應做到“人不離柜臺、票不離視線”
實查人員應遲不晚于查詢辦理完畢后的次日返程,返回行內后及時將承兌匯票和查詢查復書送票據審驗人員簽收,簽收人員須與實查人員及隨同前行查詢的業(yè)務申請人共同拆封并審查票面真?zhèn)?
實地查詢適用于同城及異地銀行承兌匯票的查詢
辦理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yè)務中存在的風險
1、對票據真?zhèn)蔚谋鎰e能力不足,存在受理偽票的風險。隨著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制假水平的提高,“克隆”匯票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在缺少先進的檢測儀器的情況下,僅憑肉眼觀察鑒定票據的真實性,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
2、銀行工作人員和企業(yè)財務人員工作失誤,造成潛在風險。銀行承兌匯票上都有明確而規(guī)范的記載事項,但在辦理貼現的過程中,經常發(fā)現因銀行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違規(guī)操作,造成出票行填寫的出票日期、到期日、出票人全稱及簽章等要素不規(guī)范。同時,企業(yè)在背書轉讓過程中,由于財務人員金融票據知識欠缺,造成背書人簽章不到位、重疊或模糊不清、被背書人全稱填寫與印章不符,以及背書轉讓與簽章不連續(xù)現象。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匯票到期承兌結算,造成潛在風險。
3、辦理貼現業(yè)務時,對企業(yè)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審查不嚴,匯票取得的合法性存在風險?,F代金融業(yè)競爭激烈,為占領票據市場,有的銀行對企業(yè)交易的真實性審查流于形式,對申請貼現人提供的交易合同、增值稅不作認真調查,違規(guī)辦理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貼現業(yè)務。匯票到期一旦不予付款,申請貼現企業(yè)又以無資金逃債,將給銀行的追索增加難度。
范操作,堵塞漏洞,防范風險
為從源頭上堵塞漏洞,防范風險,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規(guī)范操作。組織信貸人員、會計人員學習《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及相關的票據業(yè)務知識,提高審票、驗票、識假防詐的技能和風險防范意識。
2、慎重辦理貼現業(yè)務。首先,要堅持查詢制度,真正做到筆筆必查,查必徹底。鑒于承兌行對貼現行的查詢只做原則性的查復,貼現行對電函查詢只能作為鑒別票據真?zhèn)蔚膮⒖?。因此,不論是當地匯票還是異地匯票,不論金額大小都要實行雙人實地查詢,把風險降到限度。其次,對初次申請貼現的企業(yè),銀行必須要求其按規(guī)定提供完整的相關資料,審查其資信狀況,審查其與前手是否存在真實的商品交易關系。杜絕沒有真實交易的貼現業(yè)務。
3、嚴格會計信件的寄發(fā)、交接管理。對會計信件的寄發(fā)和交接要按有關規(guī)定辦理,實行專人負責。嚴禁臨時工、保安人員和其他無關人員接收會計函件,以防丟失。
4、注意信息的收集。密切關注各類經濟、金融報刊雜志上有關票據業(yè)務的信息和國家政策,以及有關的遺失聲明和人民法院的止付通告,提高風險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