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J15-88)(以下簡稱《規(guī)范》)要求清掏周期為3~12個月,實際設計中多取3~9個月,而酸性發(fā)酵階段的酸性發(fā)酵期為3個月,酸性減退期為5個月左右。實踐證明:清掏周期的取定,應兼顧污水處理效果、建設造價、管理三個方面因素清掏周期一般不宜少于12 個月。
寄生蟲卵一般都集中在糞皮和糞渣中,因此,過糞管位置要放在寄生蟲卵較少的中層糞液。過糞管位置較好的設置應分別斜插安裝在兩堵隔墻上:其中池到第二池過糞管下端位置在池的下1/3處,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頂100mm左右:第二池到第三池過糞管下端位置在第二池的下端1/3或中部1/2處、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頂100左右,過糞管與隔墻的水平夾角應呈60度。
過糞管位置 過糞管安裝的位置關系到糞便流動方向,流程長短,是否有利于厭氧和能否有效阻流糞皮、糞渣、以及保持一、二池的有效容積,新鮮糞便進入糞池后,多集中在上層形成糞皮,然后逐漸疏松崩解,比重較大的下沉形成糞渣,糞皮與糞渣之間為稀糞液。
二池的有效容積 應根據使用人數、糞便貯存發(fā)酵達到無害化所需的時間決定,一般要求、第二池的有效容積應保證糞便在其中能存留30天時間,在第三池存留30天。每人每天的糞尿排泄量約為1.5L,節(jié)水型便器的沖洗水量可按每天2.OL計算,所以、二池容積的計算量不能少于3.5L。第三池容積的大小視用周期而定,一般不小于和第二池之和。如果是水沖式的戶廁則貯糞池容積可適當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