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chuàng)造,不斷積累、發(fā)展而形成的,并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qū)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tài)、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不辯音律的耳朵說來,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它說來不是對象,……”所以,我們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藝術的關系、舞蹈形象構成的各種因素,及其產生的過程等,就非常必要了。
人們進行舞蹈欣賞這種舞蹈的審美活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也就是說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識、舞蹈欣賞水平和認識能力,舞蹈欣賞活動才能正常和順利的進行。這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p>
歌舞,是綜合音樂、舞蹈、詩歌等藝術手段,邊歌邊舞的藝術形式。歌舞既能抒情又能敘事,聲情并茂,通俗易懂,能表達比較細致復雜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這種表演形式,中國漢族民間舞蹈花燈、采茶燈、打花鼓、打蓮湘、唱春牛、地花鼓、二人臺、二人轉,藏族的弦子舞等均屬歌舞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