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需要做哪些工作?
專家介紹,在國外,職業(yè)育嬰師有個崇高的稱號:人生起步階段的領路人。職業(yè)育嬰師如何通過“教”與“養(yǎng)”,領著孩子邁好人生步?
先說“養(yǎng)”。職業(yè)育嬰師要會指導母乳喂養(yǎng),會正確沖調奶粉,正確地給居室和孩子進行清潔,能識別鉛中毒。要懂得幼兒教育知識、幼兒心理學知識、醫(yī)療保健知識、運動學知識、飲食營養(yǎng)等。能夠領會嬰幼兒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專家介紹,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寶寶,其實具有驚人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能在感情上與照料他的父母息息相通。有時,小寶寶啼哭是為了放松,但父母對寶寶過分操心,反而可能過度刺激寶寶,使他感到家庭空氣緊張。如孩子脾氣不好,愛發(fā)火、哭鬧,則很有可能是肝火比較旺盛;還要通過氣色、舌苔、孩子的情緒、細微動作、睡眠等很多方面查詢孩子不舒服的原因。
再說“教”。育嬰師要能對嬰幼兒進行各種早期潛能開發(fā)訓練,能實施個性化教學計劃等等。專家舉例:比如說對孩子眼睛功能的訓練,通過調動眼睛周圍所有的肌肉,上看,需要什么樣的速度,下看、左看、右看等,根據設計的生活化的動作,讓寶寶在玩耍中得到相應的鍛煉。
經常訓練,寶寶的眼睛就明亮有神,注意力集中,也善于通過眼睛感受別人的心情。有的年輕人在談戀愛時,面對另一方送來的“秋波”,不知道如何表達,而有的人就會用“眼睛說話”,這同嬰幼兒時期的訓練大有關系。
而這種訓練,還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一般來說,愛笑的孩子心態(tài)也比較開朗。1歲半至2歲時是孩子基本性格的形成期,很多成人出現的偏激行為,其實根源就在0-3歲嬰幼兒時期的“教”、“養(yǎng)”。育嬰師的職責是:孩子身上出現不良性格的苗子時,就應及時糾正。
1歲半至2歲時是孩子基本性格的發(fā)展期,育嬰師在這個時期要將孩子身上發(fā)現的問題在尚未形成積淀之時各個擊破,把影響孩子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