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鰭頗長,幾乎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始于胸鰭基底上方,距吻端較近。腹鰭短小,起點于背鰭第4~5根鰭條下方,末端不達肛門。胸鰭圓形,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于背鰭,起點于痛鰭第15~16根鰭條下方。尾鰭圓形。肛門緊位于臀鰭前方。背鰭軟條為49~54條,臀鰭軟條為32~38條。
烏鱧是肉食性的魚類,生性兇猛,食量較大。捕食對象一般隨魚體的大小而異。子稚幼魚主要攝食輪蟲、撓足類、枝角類及搖蚊幼蟲等;幼魚主要攝食水生昆蟲的幼蟲、小魚小蝦等;成魚則以各種小型魚類和蝦類為捕食對象。捕食的魚類在不同水域有很大的差別,但通常多為該水域的優(yōu)勢種群。例如,黑龍江中的烏鱧主要捕食鯽魚、鯉魚、雅羅魚、鰟鮍、蛇鮈等;長江流域則以刺鰍、沙鰍、泥鰍、鯽魚、鰟鮍類為主。此外烏鱧還具有自相殘殺的習(xí)性。烏鱧的食量與水體溫度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夏季水體溫度高時烏鱧的攝食量非常大;當(dāng)水溫在12℃以下時便會停止攝食。
放養(yǎng)前做好魚池的清整工作,一般采用干塘。若淤泥過厚,要挖掉過多的淤泥,留下20厘米深左右。每畝用50~75公斤生石灰清塘,注水10天后可以放養(yǎng)親魚。在池中養(yǎng)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供黑魚隱避棲息,同時有防逃作用。如果選擇的親魚是野生的,親魚池中可放養(yǎng)一些小雜魚,規(guī)格要小,不宜過大。
餌料培育:利用土池培育天然餌料,面積2~4畝,兩個以上池塘,施用肥水膏、光合等肥水,浮游動物的繁殖盛期要與魚苗的開口攝食時間一致,可以從水色、透明度上進行判斷,當(dāng)水色轉(zhuǎn)淺、呈現(xiàn)灰白色,或透明度增加時,為撈取浮游動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