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打擊樂器有一個確定的音,甚至連鼓的音也是確定的。但一般來說打擊樂器的分類是看一個樂器是否有一個確定的音高。
定音鼓、木琴和鋼片琴等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三角鐵等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種,西方的鑼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吊鈸也有有確定音高的,但很少見。
武場四大件中, 大鑼具有固定音高點的下滑音響特點, 小鑼具有固定音高點的上滑音響特點, 鐃鈸具有不同音高的平行音響特點。 其組合成的綜合音響, 能密切配合念白的四聲調(diào)值語調(diào)與節(jié)奏感, 從而加強了語言的音樂性。 同時, 在與唱腔及文場樂器的配合上, 均具有獨特的色彩與功能。 除武場四大件外, 京劇中還運用了其他眾多的打擊樂器, 如水鈸,大鈸,齊鈸,小镲鍋,木魚,梆子(或稱廣東板),碰鐘(即星子),小湯鑼,云鑼,大篩鑼(大型的低音鑼),大,小堂鼓等。 現(xiàn)還吸收了定音鼓,吊鈸,軍鈸等打擊樂器。 打擊樂在京劇音樂以至整個戲劇舞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僅在渲染舞臺氣氛,調(diào)節(jié)表演身段,配合語言韻律,掌握唱腔與伴奏音樂的節(jié)奏和速度以及豐富樂隊的音響方面起著積極和良好的作用, 而且在以節(jié)奏音響帶動全局,貫穿全劇,統(tǒng)一整個舞臺的節(jié)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西洋管弦樂隊中打擊樂也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樂器有定音鼓、大軍鼓、小軍鼓、馬林巴、顫音琴、木琴、軍镲、三角鐵、鈴鼓等等。
八角鼓
八角鼓,古時滿族人用于自娛的一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又稱單鼓。鼓體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說是八旗首領(lǐng)各獻一塊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邊內(nèi)各嵌兩至三枚小銅鈸,一面嵌釘柱綴鼓穗,寓意五谷豐登。
民族打擊樂器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jié)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