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tǒng)表演藝術(shù),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tài)動作。中國民俗傳統(tǒng),認為舞獅可以驅(qū)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jié)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及各國唐人街都相當盛行舞獅。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jié)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xiàn)獅子,吃掉村莊內(nèi)的村民,后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tài)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qū)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有說法認為: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fā)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jù)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于天竺與獅子國等國。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