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的早期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早在1919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E.Rutherford)用天然放射源中能量為幾個MeV、速度為 米/秒的高速α 粒子束(即氦核)作為“炮彈”,轟擊厚度僅為0.0004厘米的金屬箔的“靶”,實現了人類科學史上次人工核反應。利用靶后放置的硫化鋅熒光屏測得了粒子散射的分布,發(fā)現原子核本身有結構,從而激發(fā)了人們尋求更高能量的粒子來作為“炮彈”的愿望。
靜電加速器(1928年)、回旋加速器(1929年)、倍壓加速器(1932年)等不同設想幾乎在同一時期提了出來,并先后建成了一批加速裝置。
在加速器早期研究的基礎上,全世界的有關科學家長期致力于研究和發(fā)展更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